close

※本文轉錄自TSFM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TSFM/21176326

雅痞

先簡單敘述雅痞的相關定義。

雅痞即Yuppie ,就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八0年代的雅痞族居住在大城市,受著高等教育並過著布爾喬亞式─中產階級的生活:全身穿著時髦且有品味的服裝,出門開著跑車,金錢觀為積極消費以享受人生。與布爾喬亞相對者為波希米亞,以六、七0年代的嘻皮族為代表,其通常為藝術家或知識份子,過著率性之生活。

九0年代,雅痞和嘻皮融合成為BOBO族。(BOBOS即布爾喬亞/波西米亞的縮寫)美國作家DAVID BROOKS 在《BOBO族-新社會菁英的崛起》一書中描繪:一方面是社會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靈自由,追求不羈與流浪;一方面深入蚊蟲肆虐的熱帶密林做艱難的旅行,一方面又享受衛生定位系統、名牌帳篷等現代文明的產物。簡言之,BOBO族同時融合了兩種生活方式。

切入正題。

何為雅痞風格?

依前所述,雅痞風格指雅痞族的穿衣風格(先不論你要成為的是雅痞族還是BOBO族,因其主要差異仍為內在的波西米亞部份。)

何為雅痞族群的穿衣風格?

從雅痞的定義而言,就是指昂貴、時髦且有品味的行頭。

何為昂貴、時髦又有品味的行頭?

不可否認會有西方人欣賞在西門町穿著BAPE上衣和垮褲之街頭達人,但是若要依照當初雅痞一詞的描述,還是應該從多數西方人的審美觀看起。至於何為西方人眼中的昂貴、時髦且有品味?就請直接翻開手邊的GQ或君子雜誌(線上板亦可),直接往這個方向學習就行了,應該沒有人會認為其介紹者不昂貴、不時髦且沒有品味。

雖然此處將出現邏輯上的問題:西方人眼中的昂貴+時髦+品味不見得僅存於這兩本雜誌,所以無法完全代表雅痞式穿著,但我相信這就是多數人要的。

GQ和君子內容為何?

穿著部份就是大量歐美的中、高價位服飾,其中包括了各種風格,比較為台灣人歡迎者應該是像Calvin Klein或JIL SANDER等較簡單的風格,通常這也是常人對雅痞一詞所描述的穿著印象。

沒有錢如何雅痞?

經濟能力不足,當然不能成為真正的雅痞(或BOBO)族,但你仍可學習其穿著方式。第一個重點在於認清有些東西在本質上,除去了名牌附加價值後「便宜的」和「貴的」其實相去不遠。就以T恤為例,如果能在中、低價位的牌子(一千元)中挑對板型及布料,就能呈現如同名牌T恤(五千元)的效果。其他如鞋子、褲子、皮帶及襯衫,都可以如法炮製,這就是「沒錢雅痞族」學習的重點。換句話說,就是買「看起來很貴」的衣服,即一般人所說的「有質感」 。至於如何買,這就需要眼光的培養及經驗之累積了。

最後,在擁有高質感單品後,如果只是一股腦往身上套,想必又會引來「沒品味、沒氣質的爆發戶」、「不能夠駕馭衣服」或「氣質不適合雅痞」等批評。雖然通常會歸咎到人的氣質,我倒認為是錯在搭配,畢竟一個人的氣質在你尚未和他接觸前也只能從外表(無名相簿)推敲,而這點絕對是可以改變的。所以說你仍需要些搭配上的技巧,這個部份涉及內容過多就留到以後再說。

總之,記得雅痞是什麼:西方人的昂貴、時髦又有品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wind 的頭像
    skywind

    錯雜談。

    sky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