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楊照

十多年前,我短暫擔任過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那是民進黨還無權無錢,黨部常常發不
出薪水的年代。也是國民黨開始正視民進黨存在,調整採用較合理、公平態度對待民進黨
的時代。

外交部開始會邀我們參與部內宴請外賓的晚宴。有一次,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代表到台
灣訪問,民進黨國際部也獲邀擔任陪客。一大張長桌,坐在我左邊的是外交部專員,右邊
是一個身材魁梧但個性內向的共和黨代表。我努力開啟了幾個政治話題,那個代表卻祇給
我禮貌卻冷淡的回應。我祇好問他來自哪一州?他回答:「印第安納州。」我很自然地順
口說出:「啊,賴瑞‧博德(Larry Bird)的家鄉。」他立刻眼睛一亮,難以置信地問:
「你知道博德?」


我講起博德當年在印大領軍和UCLA爭戰的往事,博德加入波士頓塞爾蒂克隊後的豐功
偉績,講到博德退休前最後一次帶塞爾蒂克隊打NBA季後賽的悲壯經過.....

那一餐飯時間突然過得特別快。告別時,身邊那位印第安納州代表還堅持第二天早上一定
要到辦公室來找我,把沒聊完的話題繼續聊下去。


這是在美國留學時培養出來的習慣與本事。在美國經常要參加各種派對,派對裡一定會碰
到各種不認識的人,派對上沒有其他節目,惟一要做惟一能做的事,就是聊天,可是初見
面的陌生人間,該聊什麼?
最容易找到共同興趣話題的,就是運動。大部分的人都看球賽,都有支持的球隊,也都有
崇拜的球星。一談球,馬上能讓人與人間距離拉近。


除了運動球賽之外,另外最值得一試的,是正在上演的電影、戲劇、美術館正在進行的展
覽,或是幾天內剛剛演出過的音樂會。很高比例的人參加了這些文化活動,更高比例的人
就算沒去參加也都聽說、瞭解這些活動的訊息,一聊就可以聊上一陣子。

在台灣,我們沒有這種派對的文化,事實上,我們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中。我們聚會
最常見的形式,是大家一起看電視、一起到KTV唱歌,聚會新近流行的形式,是大家一
起去騎單車。而這三種形式,有一個共同處--都不需要跟別人聊天。


飯局上有人談生意,咖啡廳裡熟朋友可以交換心情與八卦消息,但這些都和派對聊天不一
樣。派對聊天是沒有特定目的的,而且派對上很多時間是跟從來沒見過的人聊天。


在台灣,我們怎麼開口和初識的人試探雙方可能有的共同話題?有些人會試試談王建民,
這個話題的命中率蠻高的,不過王建民畢竟遠在美國大聯盟打球,除了王建民個人表現外
,其他美國職棒的內容對我們還是太遙遠了,所以從王建民牽出去牽不了多遠就無以為繼
了。


除了王建民,能提的好像就祇剩下阿扁和「扁案」了。沒問題,不可能有人不知道阿扁和
「扁案」,也不可能有人對阿扁和「扁案」沒有意見。可是,對阿扁和「扁案」的意見很
可能南轅北轍,更可能讓人爭執得面紅耳赤,實在無助於和平安心聊天。


要不然,就問問對方從哪裡來,聊聊自己的家鄉,風土、美食、景點、趣事。不幸的是,
一來台灣真的太小,二來台灣人口高度集中幾個大都會區,所以動不動就碰到出身相同的
人,三來大家對家鄉的認識往往也很皮毛,缺乏歷史、缺乏故事,當然也就讓話題同樣進
行不久。


兩相比較,比出了美國與台灣的一個巨大差異--文化生活的豐瘠。什麼是文化?文化沒
那麼了不起,文化也沒那麼稀罕困難,文化在生活裡,就是我們自己可以無目的地感受享
受,而且會很樂意拿來跟別人聊天分享的活動。


文化不是為了什麼目的才去參與的,文化本身就是目的。為了享受聽音樂的快樂,所以進
音樂廳去。為了享受看到美術品的那一剎那激引出的視覺感受,所以我們進美術館去。

文化是好話題,一方面因為文化依賴真實感受,可以把感受跟別人交換;二方面因為文化
是感動是享受,所以不會引起彼此的爭執衝突;三方面因為文化有多層豐富內容可供挖掘
牽連,能夠讓人興味盎然地一直聊下去。


台灣人與人之間不能聊、不能多聊,一部分源自於台灣人文化生活的貧乏。在台灣碰到陌
生人,談書談音樂會談美術展覽,誰理你啊?所以我們祇好設計各種方式,讓陌生不熟的
人可以表面上聚在一起,實質上沒有什麼生命交流,萬一這樣的形式維持不住,真要聊起
來,那聊天的話題,往往就險象環生了。
一不小心,話題就朝別人的隱私上走去。問人家的婚姻、問人家的小孩、問人家的工作甚
至薪水領了多少。這種游走在隱私邊緣的話題,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很少對參與
談話的人有什麼建設性正面影響吧!


再不然,就祇能以消費別人的隱私做為交談話題。哪個明星的婚姻、哪個政客的緋聞,不
干談話者任何事,但大家可以放心評頭論足交換意見,講得嘴角全泡。講的內容通常沒有
一點和事實相關,久而久之,習慣如此談話的人也就鬆懈了任何對於事實的信念與堅持。


再不然,就祇能以消費別人的隱私做為交談話題。哪個明星的婚姻、哪個政客的緋聞,不
干談話者任何事,但大家可以放心評頭論足交換意見,講得嘴角全泡。講的內容通常沒有
一點和事實相關,久而久之,習慣如此談話的人也就鬆懈了任何對於事實的信念與堅持。


現代人不可能真正獨居,不可能不和別人互動,也就不可能不找話題跟別人說話,缺乏文
化生活,這個社會很多人就無法以文化感受與享受做為自然話題,他們要嘛就必須找出辦
法逃避真正有意義的談話,要嘛就必須依賴其他話題來撐起互動。


這個社會有那麼多政治口水,又有那麼多八卦謠言,歸根究柢,畢竟還是跟大家生活裡少
有可供談論的文化活動,有著最密切的關係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wind 的頭像
    skywind

    錯雜談。

    sky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